微信扫一扫
下载说明书
Biol. Reprod.:美科学家利用干细胞技术培育出有两个父亲的老鼠后代
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最近公布,他们培育出一只特别的小鼠,其体内只携带两只公鼠“父亲”的基因,而没有生物学意义上的母亲。
研究者称这样的技术能帮助保存某些家畜的优良品种,也可在保护濒危动物领域另辟蹊径。
但更激进的观点认为,这项技术可在未来,让同性恋伴侣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孩子。植物有无性繁殖的能力,对于一部分昆虫而言,独自繁衍后代也并非难事,很多雌性昆虫都能自行产卵,孵化幼虫;然而在哺乳动物这里,物种的传承却有着难以变更的模式:“一男一女,结成夫妻”——而对于人类而言,扭转这样的模式,不仅有着荆棘丛生般的技术樊篱,还有着巨大的道德风险。
然而无论多么艰难,仍有人锲而不舍地试图突破那道技术樊篱。12月8日,《生殖生物学》杂志在其网站上公布了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:一向以干细胞技术闻名世界的理查德。贝林杰(Richard Behringer)实验室,最近培育出一只打破人类传统认知的老鼠:只携带两只公老鼠基因的小鼠。“两位父亲,没有母亲”——一时间,无数媒体用最大号的黑体字标题来形容这只小老鼠的出生。
“这的确是一个怪诞的项目,但是我真的想看看这样的繁殖方式是否能实现。”实验的领导者理查德。贝林杰在接受《华尔街日报》采访时说。
“两位父亲,没有母亲”
“连研究者自己也承认这是一个‘怪诞’的项目!而研究的目的,就是为了将研究成果高高挂起?这大概不会是研究的真正目的所在吧!”贝林杰的实验一公布,来自各方面的反响顿时如冰雹一般纷纷向他砸来。来自“生殖伦理评论团”的约瑟芬尼。昆塔瓦莱就对贝林杰的“简单”初衷极度存疑。
对于这项技术的应用,人们有着各式各样的展望与猜疑。实用主义者的想法是,对于畜牧业来说,这项技术可以让品种优良的家畜得到更好的繁殖,而不会在配种的过程中丧失掉优良的基因;动物保护主义者对此有些良好的寄望,在野生环境中,一些处于极度濒危状态的动物,总是更容易发现雄性,而雌性的缺失则让这些物种无法增加它们的数量。如果可以实现雄性间的繁殖,那么对于保存物种而言,这无疑是一条突然辟出的光明之路。
但最激进的联想莫过于,这样可以让同性恋家庭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孩子。
作为同行,伦敦大学生殖医学院的克里斯。马森教授则认为,这项技术的确让同性繁殖具备了可行性,尽管用于人类身上,技术难度要比在老鼠那里的实验要难很多,但“这到底是个安全可行的法子。”但在马森看来,这桩“创举”真正的问题在于,为什么有人想要把这项技术用于人类!“如果这项技术和临床医学有任何关联,我都会觉得非常非常惊讶。”克里斯。马森说。
干细胞技术打造的小鼠
无论如何,生来就有两位父亲的小鼠,如今已诞生在理查德。贝林杰的实验室中。这个被马森教授认为是“安全可行”的法子,如今已成为 “哺乳动物繁殖的全新模式”。
实验最难的部分是培育出“雄性卵子”。
培育出只有两个父亲基因的小鼠,贝林杰实验室研究者用了一系列复杂的程序,一步一步完成这个“造物”的项目。
研究者首先选出一只公鼠,命名为“父亲A”。接着,他们用“父亲A”的皮肤细胞培育成多功能干细胞,这样的干细胞可以经过诱导,生长成任何其它类型的细胞。
研究者在培养皿中精心培育这些干细胞,正如一条工厂生产线一般,这些干细胞在各自环境中慢慢分裂,直到其中1%会逐渐地、自然地释放出Y染色体。这些稀有的、丢失了Y染色体的干细胞即将成为接下来实验中的最关键元素。
母鼠还是需要的。这一点可能不同于一般人对实验的想象。研究者会将那些培养出的干细胞植入母鼠的早期晶胚当中,这些晶胚最后会发育成卵子,这就是研究者想要得到的“雄性卵子”——来自“父亲A”的干细胞虽然丢失了Y染色体,却仍包含着所有关于“父亲A”的遗传物质。
接下来,研究者让母鼠和另一只公鼠交配,也就是“父亲B”。之后的过程很像哺乳动物自然繁衍的过程,但是结局却是,母鼠生下的小鼠,却和它没有半点基因遗传的关系。小鼠的全部遗传物质,都来自它的“父亲A”和“父亲B”。
严格来说,这只被人工培养出来的小鼠并不是没有母亲,而是“没有生物学意义上的母亲”。母鼠实际上是一个“代孕妈妈”的角色,在很多人看来,这样的“脚本”已经使女性在繁育后代的功能中“退场”。
难以忽视的健康问题
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科学家试图利用新技术,来扭转哺乳动物的繁殖模式了。
4月份,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科学家培育出一种晶胚,这种晶胚中带有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DNA。研究发表在当期的《自然》杂志当中,目的是为了帮助怀孕的母亲,避免将一些罕见但易于产生重大缺陷的基因传给孩子。2009年,日本的研究者利用类似克隆的方法,通过两只母猴培育出小猴。
然而不容否认的是,通过基因重组人工“造就”的动物,往往存在着健康上的风险。人为干预手段有时能在胚胎时期就去掉一些疾病隐患,但新生的小动物得癌症的几率,则比自然生产的同类要高出许多。
一些批评家指出,这类技术的确很可能改变未来家庭的模式,但孩子的身心健康应该是第一位的,永远高于一些人想做父母的愿望,无论这欲望有多么强烈。